研究所简介
研究所的前身是1961年建校初期的土木系,2004年正式更名为结构工程与材料研究所,所依托的结构工程学科1981年获得我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现有教师33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1人,讲师9人。教师队伍中海外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海外高端人才国家特聘专家1人、北京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北京市高创计划科技领军人才3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分会挂靠本研究所,依托学会有力推动了行业发展。
研究方向与特色
结合资源循环、绿色等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高性能材料、构件、结构新体系研发及基于性能和风险调控的全寿命周期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在高性能多功能绿色建筑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高性能复合材料与复杂形式构件的多尺度静动力学性能分析、优化和设计及新构件研发,高层与大跨空间等大型结构抗震减震新体系、村镇民居结构与各种装配式结构的静动力性能评价、优化提升、设计理论与方法和新体系研发,以及基于时变可靠度的结构全寿命设计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优势或特色。近15年主持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
具体研究方向包括:
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构件设计理论与方法及应用
高性能钢结构设计理论与新体系
现代大跨度/超高层钢结构体系创新及设计
空间结构新体系/隔震技术/防火性能
装配式结构体系及抗震设计分析技术
多高层住宅/大型复杂高层建筑抗震
绿色农房抗震节能体系
再生混凝土结构抗震
复杂结构施工与智能化控制技术
细观力学与工程材料损伤破坏机理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工程结构可靠度理论与应用
获奖情况
相关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其中牵头两项)、省部级及社会力量奖30余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证书
社会服务
研究成果在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中国尊大厦等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