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匠心传承育英才,创新引领谱华章 ---杜修力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校友张强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

发布日期:2025-04-29   来源:   点击量: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4月2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脚踏实地、奋发进取、拼搏奉献,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杜修力教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校友张强(2013、2016年获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正在我校攻读博士学位)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劳动者个人奋斗的肯定,更是学院深耕人才培养,培育时代匠才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杜修力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重大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杜修力教授长期从事工程抗震研究,在强地震动模型和设计地震动估计、结构动力学与波动力学、结构-地基动力耦合分析、岩土类材料和钢筋混凝土构件非线性静动力学特性等基础理论与方法,以及结合高坝、核电、桥梁和地下工程等大型结构抗震设计分析关键技术难题与工程实践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北京学者等国家和北京市的人才项目资助。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全国优秀博士后、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入选北京市战略科学家。2012年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20年和2022年分别获“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和“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带领学科所提出的“基于广义工程观的土木工程创新拔尖人才体系构建”实践成果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杜修力教授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求,积极参与推动和承担了城市与重大工程抗震减灾领域多项国家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为解决我国重大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抗震安全关键技术难题做出了突出贡献。2024年牵头组织(项目负责人)成功申报了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抗震免疫基础理论与方法”。

杜修力教授作为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始终把学科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推进,近二十年,带领学科获得“桥梁工程安全与韧性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城市交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北京市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以及入选土木工程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行列,为学科发展和一流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张强校友,北京市政路桥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9年本科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3年硕士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导师杜修力教授),2022年博士就读于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导师杜修力教授)。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五年评选一次,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表彰在全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作出重大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劳动者而颁发的奖项,是对我国劳动者的最高礼赞!

匠心传承育桃李,薪火相传谱新篇,从全国先进工作者到北京市劳动模范,杜修力教授和张强校友分别荣膺殊荣,以坚韧不拔的信念、兢兢业业的态度和追求卓越的精神,用奋斗书写了“传薪火、立新功”的时代答卷!这份荣誉的接力,充分彰显了建工学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传承,未来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在这片创新的沃土中涌现,映照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图景!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铸就伟业,让我们致敬劳模先进,汲取奋进力量,激发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学校学院发展事业,为学校学院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