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6日,由我校城市建设学部郭猛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聚合物改性沥青高效再生技术及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演化模型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项目启动会由牵头单位北京工业大学举办,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庄嘉、专项管理一处处长辛秉清、项目主管于莎作为项目主管单位领导莅临指导,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陈树君、城市建设学部主任许成顺、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刘占省、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张波作为承担单位领导出席会议。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郭猛教授(中方负责人)、维也纳工业大学Johannes Mirwald博士(奥方负责人)、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柳浩总工(合作单位负责人)、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魏道新主任(合作单位负责人)以及项目研究骨干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许成顺主任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杜修力、长安大学校长沙爱民、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长谭忆秋、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圳大学任伟新、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王媛、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凌建明、北京交通大学川藏铁路研究院院长张顶立、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罗蓉、中国地质大学夏开文、长沙理工大学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松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峰作为咨询专家出席会议。沙爱民校长担任专家组组长,谭忆秋校长担任专家组副组长。

与会领导、专家及项目组成员合影
会上,北京工业大学城市建设学部主任许成顺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副校长陈树君代表学校致辞,指出中奥团队合作研发、建设耐久-低碳再生沥青路面将有效解决我国道路建设碳排放高、废弃路面材料再生率低等问题,对提高工程质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可助力国家“交通强国”与“双碳目标”战略。并代表学校郑重承诺,北京工业大学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将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在实验条件、人员配置、财务管理以及设备购置等方面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充分的条件保障,希望项目组在郭猛教授的带领下,力争在聚合物改性沥青耐久-低碳高效再生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始创新突破,为我国道路行业的低碳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校领导致辞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庄嘉代表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成功获批表示祝贺,并对项目执行与管理提出了要求与建议。同时,她也希望项目组能以本次的“中国和奥地利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为载体,深化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促进本单位、本行业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有竞争力的开放创新平台。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领导致辞
项目汇报环节,项目负责人郭猛从该项目的国际合作背景与需求、研究现状与主要内容、目标设置与技术路线、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研发团队与研究进展、预期成果与风险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维也纳工业大学Johannes Mirwald博士通过视频会议远程连线,介绍了维也纳工业大学实验室情况、现阶段研究进展、合作交流方案以及进度安排等;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魏道新主任、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王真主任也分别汇报了各自单位的团队概况、技术方案、研究进展以及合作交流方案等。

项目组汇报
项目论证环节,专家组成员对项目总体实施方案表示充分肯定,并对重点任务及关键节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专家组通过质询讨论形成评估意见,一致同意通过项目实施方案论证。

专家咨询
最后,项目负责人郭猛教授对与会领导、专家和项目组成员表示感谢,表示将严格执行项目管理要求,积极听取专家组的建议,努力通过国内外参与单位的通力合作保质保量完成项目预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