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下午,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防控与公共安全”重点专项“高山峡谷工程区复合链生灾害风险推演关键技术(2022YFC3004300)”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以线上会议形式成功召开。项目主管单位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张贤处长、项目主管彭雪婷、项目主管贾国伟、项目主管杨念,行业主管部门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地质灾害处处长李晓春,项目推荐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社会发展科技处主管工程师卢国鑫,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欧进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孔宪京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长安大学彭建兵教授为代表的项目咨询专家组,我校科学技术发展院常务副院长陈树君教授,项目负责人杜修力院士及项目组全体骨干成员等共60余人参加会议。
项目和课题负责人围绕项目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预期成果和组织管理措施等方面,分别向咨询专家组介绍了项目和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咨询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及课题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一致同意该项目实施方案通过论证,并建议项目组按照专家具体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会后,杜修力院士要求各课题负责人及骨干细致梳理和总结项目跟踪专家与咨询专家的意见建议,并对下一步研究重点及示范工程推进等工作进行了部署。
“高山峡谷工程区复合链生灾害风险推演关键技术”项目由我校牵头,联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9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针对川滇藏东高山峡谷区“川藏铁路”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迫切需求,采取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探测、原型监测、模型试验与震害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高山峡谷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洪水与暴雨-洪水-滑坡/泥石流两类链生灾害引发大坝、桥梁、隧道等三类国家重大工程灾变问题开展研究,项目对我校土木工程学科积极服务川滇藏东地区“川藏铁路”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保障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1 线上会议参会人员

图2 线下参会项目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