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城市建设学部成功举办研究生导师培训会

发布日期:2022-06-27   来源:   点击量:

6月16日下午,城市建设学部组织开展2022年度新增研究生导师培训活动,培训对象为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新增各类研究生导师,以及学部学术委员会和学位指导分委员会委员、系主任、主管研究工作副主任和各所所长等三级机构负责人参加。学部主任许成顺教授、副主任韩强教授、学部学术委员会主席杜修力院士等领导班子成员出席本次活动。研究生院副院长韩红桂教授受邀作为研究生院领导出席本次活动。活动采用线上视频会议形式举办,由学部副主任韩强教授主持,共有150余人次参会。

学部主任许成顺教授致辞

许成顺教授为培训活动致辞,她对本次培训活动的举办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作为本年度新增土木水利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对两位专家的报告表示期待,希望与会老师们能积极交流,学有所获。

研究生院副院长韩红桂教授讲话

研究生院副院长韩红桂教授讲话,韩院长指出,今年学校研究生导师新增了学部培训环节,导师培训是加强学科自身特色交流、学科内部老中青帮扶交流的重要机会。

本次培训会特别邀请了两位专家作专题报告,分别是北京学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原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和北京建筑大学校长张爱林教授;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国家优青、交通运输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兼道路工程系主任马涛教授。

张爱林教授作报告

张爱林教授结合自身育人和科研经历,分别从凝练学科方向、引领研究生进入学术领域之门、聚焦创新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发表题为《把准一流学科特色研究方向,聚焦创新研究》的精彩报告。

张教授认为,在凝练学科方向方面,导师要凝练团队或自己的特色研究方向,继承求学时的研究方向,随着国家发展需要、学术交流等发展自己的研究方向。在指导学生方面,要指导学生研究生学业职业规划,把研究生领入行业发展前沿、国内外学术前沿、工程领域。在聚焦创新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方面,导师要突破保守,大胆创新选题;他强调创新取决于人,不能只决于装备条件;指出创新不只是发明和发现,还包括工程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理论与实验创新需要并重;指导学生一起撰写发表高质量论文。张教授谈到:导师最大作用是点燃学生创新激情!

马涛教授作报告

东南大学马涛教授为新晋导师分享了交通学院的管理和导师培养的经验和做法。

作为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马教授从持续投入与创新、顶层设计、实施路径、模式创新、生源提升、过程管控等多方面讲述了东南大学交通学院管理的改革和调整。作为研究生导师,马教授指出如果要达到更高高度,首先需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并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生关系、为师之道等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导师培养的经验。马教授说,导师是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学习中的航标灯、生活里的指路人。

学部研究生培养办公室主任王雪竹老师作报告

学部研究生培养办公室主任王雪竹老师站在研究生管理角度上,从学部研究生整体规模、研究生招生工作、研究生全过程培养工作等方面对学校、学部相关文件进行了解读,并就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些问题进行了强调和说明。

2022年是学校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生招生的第一年,为顺利适应新类型博士生首年培养的需求,帮助首批专博指导教师快速转换角色,本次培训增加专业博士培养方式与质量研讨专题,新增认定的博士研究生产业导师积极参与本次讨论。

其中,北京城建集团总工程师李久林认为专业博士需要有工程、科研平台和重大项目或工程为载体,在读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深入理论,能够很好地结合工程实际需求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徐升桥总工程师也就目前正在进行的重点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国道109新高速、大跨度转体桥、郑州-濮阳装配化桥梁桥墩基础,同时架设桥梁桥墩设备等)欢迎北京工业大学师生进行实习实践。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盼到教授级高工认为如何结合研究方向和实际工程,真正做到产学研相结合,是工程类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方向,能更好地为城市建设、为人民生活更幸福做出贡献。

李久林总工、徐升桥总工分别发表讲话

新晋导师陈苏、王国盛、王萌等发表了感想,一致认为本次的培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认为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要有深深的责任感。在培养过程中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努力带好学生的同时自身也在成长。以后多学习、多体会、多提高,希望向前辈老师们多汲取经验,争取为人才培养贡献更多力量。

会议最后,由韩强教授代表学部学术委员会主席杜修力院士发言,感谢所有导师对研究生工作的支持。学校学部学科导师是四位一体,导师需要进一步强化立德树人责任,加强自身学习,全面提高思想认识;要把好招生关,提高生源质量;要做好课程教学,严格执行规定。学部层面要加强全过程监督和追责,强化导师的岗位意识。学科层面还要多开展学术类活动和经验交流会,打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打造一流学科是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主动践行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打造新时代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为国家和北京市发展、为学校人才培养贡献更大的力量!

城市建设学部研究生培养办公室

2022年6月16日